10月17日,三明中关村智慧产业园风拂绿茵、科技涌动,三明低空经济现场会在此举行。活动现场,10个低空经济相关项目现场签约,多台无人机振翅高飞,现场展示植保、应急救援、智能巡检等功能。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更是三明生态新城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2024年被视作“低空经济元年”,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20个城市设立产业专项基金,规模超千亿元,各地竞逐低空经济新蓝海。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近年来,三明生态新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坚持“造业态、聚人气”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产业与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加快打造全市低空产业集聚区,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组合拳
筑牢产业“起飞跑道”
低空经济的起飞,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护航。
2024年10月,生态工贸区管委会印发《三明生态新城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这是三明市范围内首个专门面向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政策,从支持企业落户、融资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到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为低空应急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展开剩余78%为锚定长远发展方向,生态新城充分激活京闽科技合作优势,积极对接中关村优质创新资源,邀请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协助编制《三明生态新城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从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将生态新城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布局,构建“1+2+5”产业体系。
市级层面也高位推动、全力支持,制定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三明生态新城发展低空产业的若干措施》,并于今年9月正式印发,涵盖支持低空空域划设、“一中心、一平台”建设、应用场景开放、强化产业资金保障等10项内容。同时,三明市专门制定了《三明市推动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帮助推动多领域低空应用场景落地转化。
政策落地需有力抓手。由市委领导牵头,市发改委、三明机场、三明电信、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多方力量组建的“三明生态工贸区低空应急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政策研究组、项目招商组、基础设施组、场景应用组,承担低空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场景立体化
低空经济“落地生花”
展演现场,广州极飞科技的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化肥,广西翼云科技的高空清洗无人机挑战幕墙运维,精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无人值守系统实现环境监测与应急侦察,福建东南航空科技与北京天枢通达科技则联合展示了无人机在火情应急处置中的协同作战能力。
现场的无人机展演令人瞩目,而这些科技装备早已走进三明的田间地头与城市角落,让低空经济从“纸上概念”变为“鲜活实践”。
“我们的植保无人机已应用于永安小陶镇3万亩果园的打药与调运环节,也为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广州极飞科技工作人员严鑫的介绍,道出了低空技术的民生价值。
2023年,省应急厅批复三明市作为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同年12月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后,明确先行在沙县区和宁化县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共部署36套无人机智能机库,打造应急救援“5分钟时效圈”,相关经验在全省应急系统转发学习。
这些“空中尖兵”在关键时刻屡立奇功:去年2月,宁化县石壁镇G72高速附近突发山火,智能机场接到指令后即刻启动,无人机实时回传火情画面至省、市应急指挥中心,为救援调度提供精准依据;同年6月,三明遭遇持续降雨,无人机奔波于危险桥梁、河道、水库之间,完成防汛巡查270余次,机上喊话器多次劝阻汛期靠近河道的钓鱼爱好者,有效助力救灾减灾。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天际,从日常运维到应急一线,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在三明持续拓展,真正实现了“温暖生活、守护安全”。
生态聚合力
产业集群“拔节生长”
签约仪式上,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生产线项目、大疆无人机三明运营中心项目、腾希航空人工影响天气航空装备生产制造项目等10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低空装备制造、场景应用、运营服务等行业关联领域,项目计划总投资10.7亿元,将进一步夯实园区产业基础、完善产业生态,为加速打造全市低空产业集聚区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精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三阳介绍,此次签约的大疆无人机三明运营中心项目将在本地开展测绘遥感、应急与环境监测等探索,同时作为大疆金牌代理商,将推进遥感设备销售与场景技术研发,助力三明低空经济生态构建。
产业集聚效应初显。目前,园区共签约低空关联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东南航空、精导航空等6家企业落地运营。东南航空已在沙县、宁化部署智能机场36套,打造覆盖全市的应急救援“5分钟时效圈”,相关经验在全省应急系统转发学习。全省首条系留照明无人机及智能机库智能化生产线预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精导航空入驻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开展大疆产品区域销售和服务;极飞科技三明植保直营服务站完成选址工作,配套展厅已装修投用;索富泵业加快推进总占地19.1亩的卫星变轨推进系统电动泵生产基地建设,综合楼、厂房均已封顶;广电计量低空经济检验检测中心已签订入园孵化协议,先期设立三明办事处开展业务工作;省特检院质检中心已完成代建、设计、地勘招标工作,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建设。
产业发展,人才为先。活动现场,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航空培训学院正在进行无人机驾驶中的重要基础科目——8字飞行及穿越机培训。东南航空学院提供CAAC无人机执照培训,开设应用场景多元化实操培训,已开展飞手培训8期、学员超300人次。此外,生态新城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开设低空领域专业或课程,定向培育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从政策布局到场景落地,从企业集聚到人才培育,三明生态新城正以系统思维构筑低空经济发展的良性生态。在这场围绕“低空”的逐梦征程中,三明不仅抢占了产业风口,更书写了一座城市与未来科技的深情对话。低空之上,风景正好;产业扬帆,未来可期。
(丁楚玉 张春梅)
发布于:北京市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